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二百三十四章以佛之名  (第1/2页)
    第二百三十四章 以佛之名    其实古时候,除了一些固定城市外,漫无边际茫茫戈壁草原上,边界一说并无明显界定,古人一般都是按着习俗来界定国界。    卢俊义此时正潜藏成都府与吐蕃边境一片密林中,身后是五百由他亲手训练出来精锐,他此行目只有一个,就是截杀前去成都参加佛会回来吐蕃活佛。    这些活佛们都是应宋清之邀前来,所以他们若是边境出了什么事,那些凶悍吐蕃人肯善罢甘休才怪?这样一来,宋清恐怕就再无心琢磨大理了。    这是卢俊义思虑再三才做决定,宋清现虽没有派兵进攻大理,但对他来说,来自成都压力还是实太大了,所以他必须想办法将这种压力减小或是消失才行。    此时带着宋清赠送丰厚礼物走进卢俊义伏击圈,正是乌敢部活佛贡噶。乌敢部吐蕃诸部中算得上是个大部落。    对于信奉佛教部族民众来说,活佛他们心中位置也是至高无上。所以这些有身份地位活佛是不可能结伴而行。也幸好如此,不然很可能就都得被卢俊义一勺烩了。    眼见只有三四百人活佛队伍进入包围,卢俊义一声令下,顿时伏兵四起。    活佛带出来一般都是徒弟信徒之类人,倒不是一点武力都没有,只是此地刚到边境,准确说有可能还没出成都府地界,所以根本没想到会有人袭击他们。    一场突击下来,除了两个故意留下活口,包括贡噶活佛内,全部都成了刀下鬼。而活口传回吐蕃部族信息当然是梁山人冒充土匪袭击他们,至于为什么就不得而知了。    因为内卫派卢俊义身边卧底时日尚短,还无法探知卢俊义多机密,所以当这条情报传到宋清这里时,贡噶已经死路上了。    好卓浦巴还,不然宋清真是百口莫辩了,而一旦因此事与吐蕃全面开战,梁山很可能要陷入一场因信仰而战泥潭中。    宋清虽然得到高进奏报后,派兵追赶一众大小活佛,并加以保护,但终究是晚了一步,所以他心中愤怒可想而知。    卓浦巴心中却是有喜有怒,他之所以单独留下与宋清会谈,就是希望将来宋清能帮他打压吐蕃其他佛教势力,让他教派吐蕃真正做到一家独大。    所以有人替他干掉对手,应该也算得上是好事。    但怎么说吐蕃也算是他地盘,未经他许可却擅杀他地盘上人,这同骑头上拉屎有什么区别?    况且现他已经等同于与宋清结成了联盟,所以这个忙他是一定要帮。    现吐蕃虽还没达到政教合一,但这些活佛们话跟圣旨也没什么区别。所以卓浦巴一封信函送回吐蕃后,立刻就让群情激愤局面缓和下去。    内卫传送消息都不及时,何况卢俊义这边了,不然他就不会卓浦巴还没有离开就动手了。    所以当吐蕃与梁山没有发生他预想战争后,他不得不感叹宋清太走狗屎运了,连老天都帮他。    宋清真怒了,先是屠杀小镇居民,意图挑拨自己与山越人间争斗,现又劫杀自己请来吐蕃活佛,若不彻底解决他,还不知道还会干出什么来?    打定主意后,宋清立刻拟旨,准备再次传令康巴,征调十万山越兵,成都这边则调集十五万梁山大军。这次说什么也要彻底消灭卢俊义,那怕是推平大理,也再所不惜了。    一时间,战争阴云再次笼罩成都府与大理国上空。    就宋清磨刀霍霍准备出兵,并已经写好旨意时候,卓浦巴找到了宋清。    出兵大理决心已下,谁劝也不好使了,不过到目前为止,还没有人劝过他。    卓浦巴对宋清道:“贫僧对我佛弟子被杀之事也愤怒异常,同时也代众弟子感激千岁为他们复仇之心,但贫僧觉忽然想到一策,或许可以不用出兵就能解决这件事,不知千岁可愿听?”    打仗是要死人地,而且这么大军出动,每日所耗根本无法计算,所以能不出兵还是好。宋清自负机智,却一直没有想出应对之法,难怪他要恼羞成怒了。    “活佛请说”    “中原人有句话说好,叫以子之矛、攻子之盾,既然我们敌人这么喜欢装神弄鬼,我们何不从这方面入手?”    因为事涉吐蕃,所以宋清把关于凶手是谁等情况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