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卅六章釜底篡唐薪上  (第1/2页)
    第卅六章 釜底抽薪(上)    郑元寿生的人高马大,相貌堂堂。    着经堂以经史传家,郑译也是天生雅骨,对乐律造诣极深。可偏偏到了郑元寿,没有得到这方面的遗传。他性情恢宏,好武而知兵法,与着经堂的堂号不合。    说来也巧,安远堂本是以武勇立足,偏偏郑仁基一副雅骨,好舞弄风月,与郑元寿恰恰相反。    郑大士在世的时候,就说过一句戏言,仁基不该生于安远,元寿为何不读汉书?    郑玄所注的汉书,是当时所有人都奉行的标准注释。    郑仁基应该生在着经堂,郑元寿应该落户安远堂。这样似手才和了两个堂号所蕴含的意义。偏生反了,谁也无可奈何。也许正是有这个因素在里面,郑译过世以后,将着经堂交由郑善愿,而把他的武勋爵位,尽数都留交给郑元寿手中。    郑元寿有两大爱好,汤池中泡澡,二是看人角抵。    角抵,类似于后世的中国摔跤和日本相扑运动的结合体,早在东汉年间就在屁间盛行。    郑元寿好看人角抵,每每看得入神,甚至可以一整天不吃不喝,呆在角抵场中。甚至他自己也养了几十个角抵手,偶尔来了兴致,还会和人赌博一番,论个输赢。    荥阳城的人,都知道他这爱好。    在位于城西角场中,还设立了一个专属位置,供郑元寿观战。    就在郑善愿和郑元琮兄弟讨价还价时,郑元寿带着一帮子家将奴仆,来到城西角场。    看门的人,一眼就认出了郑元寿,连忙迎上前,恭恭敬敬叫上一声‘大将军’。    “大将军,您今儿个来的可有点晚了,里面已角抵三场。    您手下的西域狂狮,都连胜了两场,你才过来…呵呵,您的朋友可等的久了。”    “朋友?”    郑元寿一怔“什么朋友?”    “里面的不是您的朋友吗?还是个小公子呢。”    郑元寿心里奇怪,但是并不觉得害怕。这里是荥阳,是他老郑家的一亩三分地,他还真不相信,有什么人敢在这里行事。于是示意那看门人让开路,大步流星朝着自己的位置走去。    包房外,郑元寿让家将奴仆在外面呆着。    既然敢自称自己的朋友,还占着自己的位子,想必和自己也认识,不会有什么恶意。    他刚要拉门进去,就听屋子里传来一声叫喊“好!”那声音似乎很稚嫩,不像是成年人的声音。郑元寿更加奇怪,难不成是那个老朋友,呆着自己的家眷前来?角场中,一名角手用十字锁锁住了对手的脖子,生生将其勒杀。在角场上,有生角和死角的区分。    顾名思义,正生死角抵,代表着比赛的残酷性。生角以娱乐为主,取胜即可停止。但死角却是生死不论,直到取得彻底胜利。当然了最彻底的胜利,就是把对手杀死。在角场上,杀人不偿命。    郑元寿走进包房,却愣住了。    就见一个白衣少年,大约十二三岁的模样,站在栏杆后,轻轻鼓掌。    在他身边,还站着一个少年。精瘦结识,年纪也就是十五六岁,似乎是那白衣少年的保镖。    “你们,是谁家的孩子?”    郑元寿眉头一蹙,沉声喝问。    白衣少年转过身来,笑呵呵的一拱手“郑叔叔,小侄这里给您见礼了!”    叫我叔父?是谁家的孩子,我怎么没见过?    郑元寿疑惑的看着那清秀少年,上上下下打量半晌问道“你究竟是谁?为何叫我叔父?你家大人在何处?”    少年笑道“小侄郑言庆,今日是特地来拜访叔父。”    郑言庆!    郑元寿一怔,旋即张大了嘴巴,脱口问道“你何时回来的荣阳?”    要说起来,郑元寿也不是没有见过郑言庆。四年前,言庆随郑世安回荥阳,归宗认祖,祭祀祖先时,郑元寿倒是看过一眼。不过他没太注意!试想,谁又会注意一个六岁的童子?即便当时郑言庆已声名鹊起,但在郑元寿眼中,却算不得什么。    时隔四年,言庆的个头长高了许多,不管是在体貌特征上,都发生了一些变化。    如果不是言庆自报家门,郑元寿根本就认不出来。    毕竟,郑家七房,和郑言庆这般大小的孩童,加起来几十个,他那可能一一关注?    “小侄在二十四日前,就回来了。”    “啊?”    “一直想过来拜望叔父,只是因为要处理一些事情,所以耽搁了。今日冒昧前来,还请叔父不要见怪才是。”    明明是个十岁的童子,偏偏让人觉得,是一个成年人在说话。    怪不得看门的人说,是一位,小公子,过来。还真是小啊,小的让郑元寿有一种啼笑皆非的古怪感受。不过,二十四天前就回来了?为何没有得到任何消息?    记得二十四天前…    郑元寿张大嘴巴,一下子想起来了。    二十四天前,不正是裴淑英抵达荥阳的哪一天?    既然他当时已经回来了,为什么没有出现?在这二十四天当中,他又在做什么?    郑元寿不知不觉,把言庆当成了成年人来看待。    也难怪,言庆给他的感觉实在他稳重了,稳重的不像是一个十岁的童子。    二十四天前,裴淑英前来,引发了一场轰动;几天前,崔至仁突然抵达荥阳,再一次让郑氏上上下下,都感到了一丝莫名压力。如果这些都是出自眼前这童子的手笔,那实在是“他既然敢来见自己,莫非是要和自己商谈堂号的事情?    郑元寿想到这里,自己也觉得好笑。    “言庆啊,咱爷俩儿今天还是第一次见面吧,快坐,快坐。”    郑言庆却摇头说“叔父忘记了,这是咱们第二次见面。四年前,族长因病未能主持祭祖大典,是叔父亲自主持。时至今日,叔父当时的风姿,犹在小侄眼前。”    这句话说的,这个叫得体!    郑元弄觉得非常顺耳,脸上的笑容,顿时增加了许多。    “哈哈哈,言庆啊,怪不得仁基贤弟说你是个小人精,今日一见,果然是这样。”    他坐下来,有家将奉酒在食案上。    “传下去,今天我谁都没看到。”    郑元寿淡淡的吩咐一句,家将立刻明白了他话中的含义,点头应命。不过在退出去时,他忍不住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