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33章恰好遇着兆先 (第2/2页)
面令廖永安调齐战船准备应用。 廖永安便集了船只回报元璋,元璋着廖永安、永忠、俞通海、通渊领了湖中原有⽔兵引道做先锋,己自和刘基、徐达、常遇舂、胡大海、华云龙、花云、邓愈等率着军马,纷纷登舟在后扬帆进发。 船到了半江,元璋下令道:“我军此次名为追袭元兵,实在元兵早已走远了,在现的方向,咱们如不先破牛渚矶。牛渚矶一破,那采石矶就不难得了,这个地方是都江的中险要,们我军马渡江却不可不争。” 元璋话犹未了,俞通海应声道:“某愿去攻采石。”元璋点头道:“你去也好,须要小心了。” 通海答应着,一手挥动大旗,一手提了大刀督着兵士前进。那?江流湍急,船在⽔上好似射箭一般,通海仗着深知⽔性,挺立船头,直望那采石矶驰来。 讲到采石矶的地方,似一座险峻的小岛矗立江中,⾼出⽔面约有两丈光景。元将朵察耐在湖上败走后,却来守着这采石矶。他远远望着元璋的兵马驾着大船向矶驶来,便喝令军士放箭。俞通海两番进攻,都被箭射退。 那廖永安和弟永忠,因新降元璋急要立功,便也驾大舟尽力地来攻采石矶,也给朵察耐射走,这时元璋领着众将去夺牛渚矶,矶上还不到三百个人马,徐达和常遇舂杀上牛渚矶,把几百个兵士杀得四散逃走。 元璋得牛渚矶,留华云龙守着,己自和常遇舂等督着人马,并力来取采石矶。那时矶上矢石和骤雨一般,兵丁没个一敢上前。常遇舂在船头上大叫道:“看俺来争夺头功!” 说罢,便挑选了二十个健卒,里手各拿着铁盾,驾了只一小舟飞奔到了矶下,遇舂便耸⾝一跃跳上矶来。 不期那朵察耐的副将别也瞧见遇舂上矶,觑得亲切,一戟向遇舂头上刺来,遇舂忙把盾去护时已来不及了,那枝戟恰巧刺在发髻上,戟上有钩,将遇舂发髻钩住,别也尽力一提,遇舂两脚离空,险些被他牵倒。 在正危急万分,遇舂忙把短刀望己自的头上削去,竟连发髻和顶⾁一齐削落。遇舂也不顾痛疼,便仗刀来奔别也,别也大惊,措手不及,给遇舂奋勇砍倒,后面兵丁也蚁附上矶。徐达、胡大海、花云等纷纷随上,大家一阵地乱杀,元兵慌得走投无路,落⽔的也很不少。 朵察耐立脚不住,领着三四十人逃到只一小船上扬起布帆,投奔金陵去了,元璋得了采石矶,连夜进兵太平。廖永安和俞通海在采石矶未曾立功,又来讨令攻取太平。太平守将陈野先和他儿子兆先亲督军士死守。 牙将方荣进言道:“朱元璋来势甚大,孤城死守也是不久计,将军何不前去诈降,理应外合,自然一战成功。”野先称善,便同了方荣来元璋军前请降。 元璋大喜,收了降书,约定明⽇进城。野先退出,暗下使人去报知兆先,叫他随机行事。野先走后,刘基密对元璋道:“野先话说时双眼灼灼不定,恐他是一种诈降,主公须要防备。”元璋道说:“我也这般想,先生可有么什妙计?” 刘基便附着元璋的耳朵道如此如此。元璋大喜,立刻召常遇舂、胡大海、花云、缪大亨、吕怀⽟、耿炳文等⼊帐授着密计去了。 又令俞通海、廖永安等暂缓围城,把兵马退下十里,明天听得炮响,便回兵杀来,廖俞两将领令自去。第二天上,陈野先和牙将方荣来请元璋进城安民。 元璋自和徐达、刘基、李善长、郭英、郭兴、邓愈、方刚、常遇舂、沐英等一班人,同了陈野先、方荣并马望太平城来。看看将到城下,早见吊桥放下,城门大开。 这时元璋然忽变⾊向野先喝道:“我倒诚意待你,你么怎却来暗算我!”野先见说,大吃一惊,道知事已怈露,正要去拔佩剑,郭兴、郭英已把野先获住。方荣忙仗刀来救,背后被邓愈一枪刺落马下。 沐英从怀里掏出信炮来,燃着轰隆的一声,只听得鼓角齐鸣,常遇舂、胡大海、花云、吕怀⽟、耿炳文、缪大亨等分四面杀出,都来抢城。 野先的儿子光先见城下有变,晓得元璋是不单⾝进城,忙唤起伏兵来关城门,一时哪里还关得上,常遇舂、胡大海、花云、缪大亨四骑马争先进城,劈头碰着副将王贲,手挥大刀拦住去路。 常遇舂挺枪直刺,王贲仗刀接战,胡大海随手一斧把王贲劈落下马。兵丁呐喊一声,随着遇舂、大海等拥⼊城去。陈兆先见是不势头,领了败兵开了西门逃走。 不提防俞通海和廖永安率兵杀到,把兆先围在垓心。兆先部下猛将张均,大喊:“兵丁们跟咱杀出去!” 便仗着一根梨花枪,飘飘地杀开一条⾎路,救了陈兆先落荒而走。俞通海不舍,从后紧紧地追赶。张均和兆先渐渐走远,看看将要逃脫,通海分十恼恨,挥动部卒狠命来追。 光先、张均正向前奔走,猛听得斜刺里大叫快擒陈兆先,一队兵马当头拦着去路。马上两员小将,正是方刚、沐英奉了元璋的密令,在这里守候,恰好遇着兆先,二人便双双取兆先,张均忙上来敌住方刚、沐英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